close

IMG_5565.JPG

從蕾蕾寶貝出生後,我就一直過著渾渾噩噩、矇矇懂懂的

不知不覺就這樣過了快5個月

新手爸媽也慢慢上軌道

為自己的努力及辛苦做記錄

而每個孩子的發展及發育都有所不同,未來有幸成為二寶媽或是其它人有遇到類似的可以分享及討論

 

0~5D(住院期間)

剖腹產共住院6天,第1天是入院準備,所以寶寶就住了5天

而生產期間,遇到疫情,對媽媽來說是比較辛苦的,嬰兒室不開窗, 唯一看到寶寶的機會就是媽媽進嬰兒室餵奶

我是屬於比較不怕痛的人,剖腹產術後隔天就練習下床

下午就推著點滴架及提著尿袋,老公推著輪椅入嬰兒室,而爸爸只能在外面等

生產後前幾天擠奶都只有0.5~1cc,要衝奶量就要試著親餵,嬰兒室會4小時通知一次

半夜走在醫院真的是孤單寂寞覺的冷

很快的,就有奶頭破皮的情形,擦上羊脂膏後,寶寶很不愛吸

所以後來就試著改手擠奶,量仍一直不多,有輕微漲奶的感覺,於是立馬請月中預約泌乳諮詢師,在入住第一天開奶

而寶寶就先餵配方奶,我們使用的是「貝比卡兒金裝羊奶粉」,寶貝接受度也高,也沒有不適的症狀,所以一直到滿月前都沒有更改奶粉

IMG_5226.JPG

IMG_5182.JPG

IMG_6602[1].JPG

剛出生時有輕微黃疸、粟粒疹、蒙古斑及出生時產鉗的痕跡

黃疸一般新生兒在出生2~3天,皮膚開始變黃,4~5天會達到高峰,7~10天會逐漸下降,屬於生理性黃疸,而蕾蕾寶貝屬於觀察即可,出院當天採檢為15,醫師認為可出院,2天後回門診複檢

粟粒疹在額頭、臉頰及鼻子很明顯的有乳白色點狀的小丘疹,在新生兒來說也是正常現象,會慢慢消失

蒙古斑在屁股會有一片瘀青狀,屬於良性的胎記,有的會消失,有的則會成為終身的胎記,基本上可以不用理會

耳後產鉗痕跡一直以為剖腹產是把肚子切開後,寶寶抱出來,詢問後才知道,原來醫師會有產鉗夾出,所以會有產鉗的痕跡,會慢慢結痂癒合

紅屁屁新生兒的皮膚非常細嫩,容易因為大小便的刺激造成紅屁屁,出院時醫師有開立類固醇藥膏讓我們帶回,但到月中後,我用「慕之恬廊」的屁屁膏就改善囉

 

5D~1M3D(月子中心)

IMG_5337.JPG

我預約的是連鎖的「環球竹北產後護理之家」,可以自己決定母嬰同室的時間,如媽媽外出則需與寶寶隔離24小時

月中住了30天,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天堂,不用顧小孩不用做家事不用煮飯

但是當時或許是荷爾蒙做祟,一心想著奶量及照顧寶寶的問題

如果時光倒流,應該要好好的耍廢,廢到極點,回家後才是生活的開始

IMG_5256.JPG

生理性脫水寶寶出生後3~5天會出現生理性脫水,體重會下降5~10%

很明顯的看的出來寶貝有點縮水了,寶貝出生時的體重3390g,5天後為3280g

約一週後就會回到出生時的體重,寶貝在出生7天後,體重就回到3360g

IMG_5353.JPG

鼻淚管阻塞寶寶的眼睛分泌物很多且為總是淚眼汪汪,月中的醫師表示是鼻淚管阻塞,寶寶的鼻淚管系統還沒發育全,眼淚無法流到鼻腔,慢慢大了就會改善,平時手洗乾淨後,要常按摩眼睛內側靠近鼻子的地方

由於分泌物一直為黃白色居多,月中醫師開始眼藥膏使用,在月中就起起伏伏的,出月中後就沒再使用眼藥膏,一切靠媽媽本人我有事沒事就按摩鼻淚管,大約寶貝3個月大時這個問題就改善了

IMG_5327.JPG

臍帶脫落月中的護理師會協助臍帶護理,約出生後1~2週會脫落

寶貝在出生後第9天脫落,我們打算要做髮臍章,所以就有請月中幫我們留下來囉

IMG_5298.JPG

20210714_215234.jpg

嬰兒姿勢對新手爸媽而言,樣樣都是新鮮事,發現寶寶總是雙手呈投降式,雙腳呈青蛙姿,而且還有點O型腿

原來這就是寶貝在媽媽肚子裡的樣子,慢慢大了就會改善姿勢

我的寶貝在3個月大開始學習翻身時,就大部分成側睡,大了就漸漸看不到這可愛的姿勢了

IMG_5553.JPG

驚嚇反射3個月內的寶寶,當面臨外界激時,由於腦神經中樞還發育完成,而出現在反射行為,會有雙手往外張開、全身緊繃和表情驚恐的樣子

在月中會用包巾整個包好好的,來讓寶寶可以睡個安穩

IMG_5562.JPG

IMG_5344.JPG

側睡剛出生的寶寶,容易有紅屁屁及安全感的問題

所以有時候會採側睡,用個小被子讓寶寶抱著,及背後墊個捲好長條的被子

將尿布打開晾屁屁

IMG_5541.JPG

IMG_5347.JPG

新生兒粉刺當粟粒疹漸漸消失後,發現臉上開始出現一顆顆突起的粉刺,也叫「新生兒痤瘡」,由於寶寶的皮脂腺開始分泌,而毛孔還沒暢通,容易形成新生兒粉刺

用清水擦拭即可,千萬不要用手去擠,蕾蕾寶貝的情況約3個月左右就漸漸沒看到了

760521397.jpg

IMG_5448.JPG

哺育諮詢對新竹媽媽而言,連擠奶都是一門功課,奶量一直不多,也不知道自己擠奶的方式對不對,在醫院時由老公幫忙擠奶,擠的我唉唉叫,也才1cc

後來因為乳頭破皮,無法再親餵,入住月中第一天就找了「宣媽媽哺育哺育顧問」,專業的開奶及教導按摩跟擠奶

在生產前幾天有注射莫德納疫苗,因此一心想給寶寶喝母奶可以得到抗體

也按時4小時擠奶一次,沒想到卻讓母奶綁架了自己

上圖的奶量都是一天的量,而不是一次的量

所有增加奶量的方法都試:熱敷、黑麥汁、泌乳茶、水分一天3000cc以上、鮮奶茶、4小時擠奶一次

奶量是有慢慢的上來,但遠不足寶寶一餐的量,睡眠也不足,而有產後高血壓,越擠越憂鬱

與泌乳師討論後,決定取消凌晨4點的擠奶,而奶少的好處是不容易塞奶也不容易漲奶

慢慢的找到生活的方式,坐月子一週後才漸漸開心

出月中前通知莫德納疫苗第二劑,就又繼續擠奶

IMG_5291.JPG

奶量寶貝每公斤體重x120~180/6=每餐的奶量

如有母奶就先喝母奶,不足的部分再補上配方奶

每次更換尿布,要注意尿布是否沉澱澱的來評估水量是否足夠

心雜音一開始聽到月中的兒科醫師說寶貝有心雜音時,有點緊張,不過醫師表示這是新生兒常見的,等大一點通常會慢慢改善,擔心的話之後可以到醫院做心臟超音波檢查

IMG_6655.JPG

在疫情期間,大家都是辛苦的,對新手媽媽來說更是

回家後就無後援,需要全部自己來,

而先到月中就是一個好方法之一,月子中心不是必要,但是需要,讓新手媽媽在進入育子前的一個緩衝期,所以我努力的學,常常母嬰同室(我的月中可以自己安排時間)

在月中的好處就是隨時有人可問,在月中學了幫寶寶洗澡、換尿布、洗屁屁、泡奶(雖說這現在看來很簡單,但對新手媽媽而言,這一切都是新鮮事)

以上是坐月子期間所遇到的,當然還有一些是別的寶寶有遇到,而我沒遇到的問題

如果有疑問還是要請教專業人員

LHUC2548.JPG

滿月時雖然還在月中,但整理了懷孕到寶貝滿月的照片做了短片,自己看了都老淚縱橫寶貝成長影片

就這樣,過了一個月,該學的也學的差不多

也比較上手了,回家前還有點自信

結果回家才是生活的開端

 

一個月預防針注射:B肝第2劑

寶貝身高:55.5cm,體重4.5kg

 

求子之路好難走不孕症檢查

求子之路好難走我得了顏面神經麻痺

求子之路好難走人工受孕

求子之路好難走我把子宮肌瘤切除了

求子之路好難走取卵手術

求子之路好難走子宮鏡冷刀息肉切除手術

求子之路好難走胚胎植入前準備

求子之路好難走植入後等待開獎的14天

我懷孕了第一孕期媽媽辛苦了

我懷孕了第二孕期舒適期來了

我懷孕了第三孕期準備迎接小寶貝

新手爸媽上路中1~3M

新手爸媽上路中3~5M

 

由沛妮+文文媽帶您一起吃喝玩樂!分享生活、試用體驗、食譜分享、親子活動⋯⋯
繼續支持我們喔⋯⋯千萬不要錯過喔
更新在facebook「沛妮陪您吃喝玩樂」粉絲專頁速度較快,快來按讚追踨吧

 

 

●尊重原著,轉載請註明出處●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黃沛妮 的頭像
    黃沛妮

    沛妮陪您吃喝玩樂

    黃沛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