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IMG_5579.JPG

1M3D~1M8D

從月中回家後才是育兒的開始

我們只有夫妻2人照顧寶寶,在出月中前一天先回家整理家裡及準備寶貝需要的東西

出月中當天剛好是回健兒門診打預防針的日子

回家後可能寶貝打預防針不舒服

又或許是因為還在適應環境,整個溫度濕度音量...所有的所有都不一樣

一開始睡搖床,一搖動寶貝就驚嚇到

改睡芬蘭箱,寶貝手一打到箱子又嚇到

寶寶一到半夜就開始哭鬧,天一亮就自動斷電秒睡,從早哭到晚,媽媽心好累,回家前5天抱好抱滿,幾乎呈現要崩潰狀態

帶小孩很累也一直接收寶寶的哭鬧,只會不斷的檢查尿布、餵奶,結果尿布也不怎麼濕,奶也不怎麼喝,一喝就漏

忙碌又無後援,媽媽不知所措,看到好友來家裡時,不禁大哭

不過有經驗的媽媽真的不一樣,告訴我可能孩子除了在適應外,還有日夜顛倒的問題,還教我剪寶寶的指甲,不再包手,讓寶寶的手指可以自由活動

白天打開窗簾讓寶寶知道白天了,晚上睡覺就燈整個關暗讓寶寶知道晚上了

白天推寶寶出去走走,曬曬太陽,讓寶寶分泌褪黑色素

睡前給予儀式感,固定的做一些行為,讓寶寶知道準備要睡覺了,我的做法是聽兒歌洗澡,抹好乳液,只穿尿布,套上蝴蝶包巾,喝奶,室溫維持在25度

每個小孩喜歡的也不一樣,跟孩子慢慢磨合,找出適合的方式

奶瓶奶嘴改用SS號

寶寶睡就跟著睡

 

1M10D

IMG_6656.JPG

IMG_5768.JPG

在月中有贈送嬰兒寫真一張,又加上疫情的關係,我們被安排在出月中前2天

所以我們將月中的拍攝退掉,找了「強森攝影工作室」

一早時候寶貝不斷的哭,原本擔心無法配合,抱著寶寶走走,轉移注意力

到了工作室後,可能也哭累了,喝奶換尿布後,就帶著呵久完成近2小時的拍攝

拍照時為出生第40天,有些新生兒的動作及服裝已經不適合

不過好在還有很多大寶寶的服裝,拍了好多可愛的造型

寶寶哭鬧時轉移注意力,唱唱歌散散步都不錯

 

1M9D

寶貝已經找到自己的手指吸

滿月後就不戴手套,隨時檢查指甲,趁寶貝睡覺時修剪

 

1M10D

IMG_6657.JPG

今天剛好是父親節,也是假日,利用爸爸的休假日發放彌月禮盒

而新手爸媽的我們,竟然什麼東西都沒帶就出門了

寶貝也很識相的拉了屎,多虧前同事們的幫忙,要到尿布及濕紙巾

不管出門多久,一定要帶媽媽包

 

1M11D~1M16D

IMG_5756.JPG

IMG_5642.JPG

寶貝幾乎是天天黏在我身上,什麼事也沒法做

一放下就醒就哭,這陣子都覺的好像養了一隻無尾熊

而且蕾蕾是一個很敏感的小孩,一點聲音都會嚇到,一嚇到又要哄很久,繼續抱好抱滿

媽媽也因為睡眠不足,免疫力下降,已經10年沒發作的鼻唇囊腫又腫了起來

寶貝也因為不斷的哭,開始有漲氣情形,整個肚子都可以打鼓了,於是我們這時候選擇換奶(愛貝美)

新生兒需要安全感,我都安慰自己,因為寶貝很愛我,希望無時無刻跟我黏在一起,而且孩子很快就長大,就抱吧

給足安全感,跟寶貝建立親密關係,讓寶貝知道自己是被關注的

 

1M17D

 幫蕾設計了作息表,慢慢訓練希望可以漸入佳境

寶貝一天睡眠約20小時

早上9點起床喝奶散步

早上10點小睡1小時

中午12點喝奶午睡

下午16點喝奶

傍晚6點小睡1小時

晚上7點半洗澡、喝奶、睡覺

凌晨0點喝奶

凌晨4點喝奶

 

1M18D~1M22D

疫情終於緩解,外婆來支援了

家裡多個人幫忙真的差好多

當天難得晚上7點已經吃晚餐

因心雜音的問題,安排了心臟超音波檢查

醫師有開立了鎮靜劑,必要時讓寶貝喝下

好在整場都很配合,也沒有哭,鎮靜劑派不上用場

檢查結果為寶寶的心臟血流量大,而血管還沒發育好,所以血流衝擊時會有心雜音,6個月再做一次心臟超音波

做檢查前就先跟寶寶講,並用預演的方式讓孩子有心理準備

不管孩子懂不懂,我是當她懂了

 

1M23D~2M

IMG_5635.JPG

寶貝漸入佳境,作息漸漸規律

雖然醒來的時候還是常常討抱

這陣子也讓媽媽體重下降的很快

這是意外的收獲

HFVE9937.JPG

二個月預防注射:5合1疫苗、肺炎鏈球菌疫苗、口服輪狀病毒疫苗3劑型

寶貝身高:58cm,體重:5.3kg

 

2M2D

預防針注射後呈現低燒,左大腿注射部位有硬塊

洗個溫水澡舒服點,及熱敷注射部位

 

2M6D

這陣子奶量下降,喝奶時吸的很費力

改用S號圓孔奶嘴,立馬改善

 

2M18D

IMG_6665.JPG

IMG_6666.JPG

在懷孕的後期就有媽媽手的症狀出現

坐完月子後,開始每週針灸1~2次

但持續的手擠奶及高頻率的抱小孩

手腕的活動度越來越差也越來越無力

雙手腕越來越痛,也常出現板機指而改看骨科

骨科醫師一看就說「你這很嚴重喔,很痛吧,要止痛最好的方法就是開刀」

而且立馬排了2天後開「腱鞘減壓術」,所以開始退奶,奶少的人奶退的也快

剛開完刀的前3天非常的痛,連喇叭鎖的門都打不開、褲子也沒辦法那種

娘家媽媽又來神救援,半夜的餵奶工作就讓老公餵

而我什麼事都不能做,奶不用擠也不用餵,比坐月子的時候還閒

所以這陣子最常做的就是幫寶寶拍照

媽媽手痛到不行時真的要看醫生,雖然術後很痛,但一週拆線後慢慢增加抱孩子的時間,現在抱孩子會痠不會痛,關節動的角度也變大了

醫師建議抱孩子時支托時儘量以5指併攏,餵奶時孩子的頭枕在肘關節上,減少大姆指側肌腱發炎的機會

 

2M28D

沒有幫寶貝刻意戒夜奶,慢慢的在夜裡延長5小時喝奶一次

寶貝也自己不吸奶嘴了,因為她發現更方便的事就是吸自己的手指...從這天起奶嘴洗好消毒好就再也沒被寵幸過了

少了之後戒奶嘴的困擾,卻多了戒手指的困擾

快3個月的寶寶,白天清醒的時間多了,也常咿咿呀呀的,手部開始抓握,開始變的有趣

SZJM0736.JPEG

IMG_5909.JPG

 

HVHY3788.JPEG

IMG_6667.PNG

UFIV5479.JPEG

全職媽媽不用早起上班,完全配合孩子,也沒想過戒夜奶這事,一向是寶寶有哭就起來餵

孩子大了,在白天的奶量夠了,夜裡喝奶的頻率就變低了

利用一些早教玩具、布書及繪本,多與孩子互動,及練習大小肌肉的發展,並利用不同材質的球,給寶寶不同的觸感

選擇多種用途及矽膠材質的固齒器兼有手搖鈴,就算寶寶沒拿好掉下來打到也不會痛

 

3M

URHA3724.JPG

寶貝開始出現社交性笑容

只要睡飽喝飽就會給我一個甜蜜的微笑

真的越來越可愛了

3個月大時是沒有預防針要打的喲

 

求子之路好難走不孕症檢查

求子之路好難走我得了顏面神經麻痺

求子之路好難走人工受孕

求子之路好難走我把子宮肌瘤切除了

求子之路好難走取卵手術

求子之路好難走子宮鏡冷刀息肉切除手術

求子之路好難走胚胎植入前準備

求子之路好難走植入後等待開獎的14天

我懷孕了第一孕期媽媽辛苦了

我懷孕了第二孕期舒適期來了

我懷孕了第三孕期準備迎接小寶貝

新手爸媽上路中0~1M

新手爸媽上路中3~5M

 

 

由沛妮+文文媽帶您一起吃喝玩樂!分享生活、試用體驗、食譜分享、親子活動⋯⋯
繼續支持我們喔⋯⋯千萬不要錯過喔
更新在facebook「沛妮陪您吃喝玩樂」粉絲專頁速度較快,快來按讚追踨吧

 

 

●尊重原著,轉載請註明出處●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黃沛妮 的頭像
    黃沛妮

    沛妮陪您吃喝玩樂

    黃沛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